誰在為基隆決定方向?基隆捷運不是侯友宜的捷運

我真的很想知道,我們到底是要蓋捷運,還是要蓋足球場?一個捷運的工程,新北市還能踢球踢到中央去,也太離譜了。

昨天我在臉書上告知市民朋友,新北市將基隆捷運規劃的經費,從697億增加到1,261億,中央表達意見,希望按照原訂預算規劃後,新北市竟然擅自決定基隆段將採先設計標、後工程標的方式來進行,而不是採用統包工程執行。

侯友宜市長出來受訪時,說「目前都按照計畫期程來推動」,還繼續提說希望中央能儘速核定,才能進行後續發包。

而另一邊,交通部鐵道局發布的新聞稿講了三個時間點。

第一個時間點:去年 12 月,新北將最新經費(1261.54億元),提報交通部轉陳工程會審議,經費超過原本核定的經費額度(696.89 億元)。

第二個時間點:今年 1 月,交通部將各單位審查意見函復新北市政府,請該府補充修正後再報。

第三個時間點:今年 2 月,新北市政府再次陳報 696.89 億元的經費,目前正由交通部鐵道局審議中。

而且,交通部還說,如有經費或期程調整之必要,應由新北市政府循程序提報修正計畫,而非於工程經費審議中調整。

假設交通部講的是事實,那我就覺得奇怪了。

如果 2 月說可以用 697 億做完計畫
為什麼去年 12 月要漲價到 1,261 億?

如果重新提過 697 億的計畫預算可以做,為什麼基隆捷運就是不能跟用統包工程執行?這是誰的決定?

如果正式程序要求,新北市必須提報修正計畫,那為什麼新北市要偷偷摸摸在工程經費審議中調整?

侯友宜市長說「目前都按照計畫期程來推動」,我想請問,這都是侯友宜市長「你的計畫」嗎?

那麼為什麼,基隆市的未來,要按照你的計畫來規劃?

說到底,根本的問題還是應該是一貫立場,#基隆捷運 就是要進火車站,不管是當初反對進火車站、還是最近提不可行的安樂區路線,一個重大工程最耗時耗力的不外乎兩件事,『徵地』與『環評』這些都是造成新北市不想玩下去的真正原因,不應該因噎廢食,用現在換未來。

畢竟捷運建設的工程一蓋都是數年起跳,對未來的 #通勤族 來說、對想在基隆發展的產業來說、對未來的基隆市民來說,越早確定,對規劃未來才有幫助。

我想有很多市民跟我一樣,我們都是真心希望,基隆能夠有一條真正幫助城市發展的捷運,這條捷運不只承載學校跟上班的通勤,更是觀光、產業、城市發展的通道。

未來,從南港園區、內湖園區、汐科,台北跟新北趨向飽和是必然,而產業廊帶一定會往基隆移動,但問題是,到那個時候,我們準備好了嗎?

城市的領導人,應該要思考這個問題,也要看見已經近在咫尺的機會,對一個人來說,十幾年可能很久,但對城市來時,十幾年很快。

建設確認一步到位,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口號、理念跟夢想,這才是領導者應該給基隆市民的承諾。

閱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