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捷運 爭取輝達哪有競爭力?
「沒有捷運,爭取輝達哪有競爭力?」
最近,輝達在台灣設立海外總部的新聞大家都看到了,我也覺得很興奮。先前消息一出的時候,我看到每一個城市的縣市首長,都在想盡辦法爭取這個機會。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之前也提到過,基隆有條件發展AI算力中心。而像輝達這樣的企業,在評估進駐的落點時,如果沒有捷運,基隆還能有機會嗎?
輝達能夠來到北台灣,不僅需要土地和水電,更需要一個能支撐產業人力方便來往的完整交通網路。我過去一再強調,「捷運進基隆」不僅僅是一條通勤的路,它是一條改變城市命運的路。想要吸引輝達,沒有捷運的全面連接,基隆只有台鐵跟高速公路,這些人才需求密集,跨區合作頻繁的企業,又怎麼可能將目光投向這座城市?
不管是國發會之前提過算力中心,或是台灣總部。只有捷運一步到位時,基隆才能快速銜接台北的科技中心,才能跟桃園、內湖、南港的產業聚落形成完整的產業廊帶。這是基隆產業升級的重要一步跟關鍵機會。
我甚至聽到有產業人士在說,如果捷運沒到基隆、只到七堵,那以後產業眼裡沒有北北基,只有北北七。聽到這樣的預估,是讓人非常難過的跟惋惜的。
可惜的是,目前反對捷運一步到位的聲音仍然存在。謝市長說,在他的任內台鐵不退,這種想法,就是與未來城市競爭力背道而馳。當我們看到六都和大台北產業圈,都不斷在拉高產業誘因、加強交通規劃的時候,基隆難道要因為一時的方便而停滯不前,深陷在無限的可行性評估裡嗎?
輝達的新聞,其實表達了一個殘酷的事實:市政府之間競爭力的比較,不再是單純的招商或提供土地,而是格局和視野上,有沒有考慮整體規劃、人才吸引力與基礎建設的長遠眼光。「捷運進基隆、產業有搞頭」不僅是未來式,更已經是現在進行式。
很多朋友會問我,為什麼要一直不厭其煩的講捷運,選舉明明還有很久。但我認為,重點不是選舉,而是基隆的未來。所以我會不斷倡議這個議題,因為這是基隆發展的關鍵時間,能夠越快把握、越快行動,基隆才有越快看見不一樣未來,這是我從事政治工作的初衷,也是我現在擔任議長的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