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有運動部 基隆也要有體育處

體育專業治理,才是基隆真正的改革起點
──從體育處設置到城市願景,讓專業回歸、讓改革開始
9月9日是國民體育日。
運動對個人是一種健康的習慣,對城市則是一股發展的力量。中央已經成立「運動部」,體育已是國家政策的重點方向。基隆如果要跟上腳步,就不能只停留在舉辦活動,更需要有長遠的規劃與專業的治理。
我認為,基隆體育發展要從兩個面向並行:競技體育代表城市的高度,需要符合規格的場館、專責的教練與防護體系,讓選手能安心訓練、專注比賽,並逐步培養出屬於基隆的運動人才。
全民運動代表城市的厚度,從年輕人到長輩,每個人都需要安全、便利的運動空間。例如在七個行政區推動風雨球場建設,就算天候不佳,市民也能自在運動。
近年我們也累積了一些良好的經驗。像是基隆首次舉辦「全國分齡籃球錦標賽」,吸引全國頂尖球隊齊聚交流;我也曾陪孩子們走進職棒球場,讓他們看見夢想的樣子。同時,我也擔任跆拳道及圍棋委員會主委,持續推廣相關活動,讓更多市民接觸到不同項目的運動與腦力競技。這些經驗證明,只要方向正確,基隆完全可以把運動熱情轉化為城市能量。
然而,要讓體育持續進步,需要一個穩定而專責的推動單位。這就是為什麼我主張設立「基隆市體育處」,以一級機關的定位,整合學校體育、社會體育、競技體育與全民運動。唯有如此,政策才能延續,規劃才能長遠,跨局處的合作也才能真正落實。
體育不是奢侈品,而是城市的基礎建設。當基隆擁有更完整的運動環境、更透明的資源分配、更普及的參與機會,我們的孩子就能勇敢追夢,我們的市民就能享受健康生活,而整座城市也會因此更加自信與進步。
國民體育日,不只是紀念,更是提醒我們:體育就是希望,體育就是未來。

閱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