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善警力缺額問題 市府不該消極處理

議長看市政:改善警力缺額問題,市府不該消極處理
治安是政府不可忽視的責任,守護治安的警員夥伴,更是我們要積極支持的對象。
審計部最新的決算審核報告點出,基隆市警局長年警力缺額比率偏高,2021至2023年間,分別為 11.48%、9.20%、10.89%,其中連續兩年全國最高,去年則是全國第二,每年缺額都超過 100人甚至更多。
不只是人力不足,整體的年齡結構也偏高。50至65歲員警的占比,在2021至2023年間分別達 28.40%、29.37%、32.19%,遠高於全國平均。
這些數字代表的事情是,基層員警的負擔非常沉重,僅2024年上半年就有 6,011 人次超時服勤,其中 261人次在單月超勤的時數,甚至超過80小時,這些都是多年累積的結構性問題,不可能是今天才發生。
今天我在新聞上看到市府有提出一些回應跟措施,這是好事。但令人不解的事情是,為什麼總是在報告出爐、媒體報導之後,我們市府才會公開表示關注與行動?
我想,市民期待一個真正負責任的市府,應該主動掌握狀況、提前發掘問題、提出解決方案。
這個問題其實我已經關注很久,今年6月我才跟市警局長林信雄一同前往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,就是希望爭取「繁重加給」的調整,讓六都以外的縣市也能適用,7月我也去拜會警政署長張榮興,讓他知道基隆勤務壓力不輸都會區,卻無法享有同等待遇的問題,這兩次拜會都得到了很正面的回應,相信問題應該有機會獲得改善。
我想,這種制度就是應該要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勤務量,來彈性處理給予加給,才能真正照顧我們第一線的警員夥伴,希望市府也能和我站在同一陣線,跟上進度來表達基層的期待,才能讓市民看到一個積極任事的市府。

閱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