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隆升格問題 重點不在名字而是生活升級
By童子瑋辦公室
基隆的朋友大家晚安,最近好多朋友傳來媒體關於「大基隆市」合併與升格的新聞,問我怎麼看。謝謝大家關心,我想乾脆用一篇文章,把我的想法完整講清楚,也歡迎大家在底下留言分享你們的意見。
很多人一看到新聞,第一個問題就是:「基隆要不要升格直轄市?」
我必須說,我的立場並不是一定要升格。
因為升格這兩個字,不是解方,而只是手段。
重點應該是:基隆與周邊東北角、北海岸的區域,能不能真正的做到整合治理?我們能不能讓生活更方便、文化有連結、資源能到位,這才是我最在乎的事情。
如果我們的財源(像是財劃法、統籌分配款)能有合理的支持,基隆完全有機會用「共同治理圈」的方式,發展出直轄市等級的水準與公共服務,那有沒有掛上「大基隆直轄市」這個頭銜,其實反而沒有這麼重要。
大家都知道,基隆與東北角本來就是共同生活圈,這些地方和基隆的連結非常深:從小學到補習班,很多孩子在基隆就讀,當地的居民要就醫,許多人都來到基隆醫院,更不用說通勤、購物、就業、用水、用電,幾乎都跟基隆綁在一起。
從出生到死亡,這些生活需求都在基隆完成。這代表什麼?代表這些地方本來就是基隆的一部分生活圈,只有行政劃分把它們劃到新北而已。
問題是,這些地方劃在新北市裡,離板橋太遠,文化和生活又沒有交集,就容易成為新北的「邊陲」,資源分不到位,發展也受限。如果把這些地區納入基隆,反而能夠跟我們一起規劃觀光、基礎建設、都市發展,提升公共服務水準。這對基隆,也對東北角、北海岸的居民,都是雙贏。
但是我很清楚,現行的《地方制度法》對人口有門檻的要求,要做到基隆單獨升格的確不可能。如果真的要推動合併或調整,一定要有法律上的解套,但這個是曠日費時、困難重重。
更不用說,這牽涉到國土規劃、城市發展、甚至國家競爭力。要靠更多的民眾討論、訪談、政策設計,會有很多的意見要表達、融合甚至會有衝突,要經過很多的時間跟努力,才能凝聚真正的共識,不是用一份民調就可以處理跟說服大家的事情,沒有這麼簡單。
我現在的主張,更希望以「基隆郡」的概念為基礎,把基隆和這些區域重新連結起來,就算沒有升格,也應該跟新北市合作,把他們做為一個完整的治理範圍,因為歷史上,日治時期的「基隆郡」範圍,就是基隆+東北角+北海岸。
這樣一來,生活基礎設施能夠同步提升,公共資源的分配,可以更貼近居民的實際需求,觀光產業還可以串連發展,甚至吸引更多投資。
「基隆要不要升格直轄市」是一個表面的問題,但如果我們能讓教育、醫療、交通、建設,都透過中央、跨縣市的合作達到直轄市等級的水準,那就是最好的結果,不論它的名字是不是「大基隆市」,對我來說,「基隆人的生活能不能真正升級?」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,也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。
